《杨修之死》教案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4-10-20 19:23:08
从我们一开始上学就开始学习语文这门学科,学习语文,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,而且我们还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学生的学习也需要老师好的引导,以下是《杨修之死》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【设计思想】
文中夏侯惇对杨修高度评价的话语是“公真知魏王肺腑也”!围绕“真知”做文章,给它加上省略号,主要挖掘文本中杨修的“才”;加上问号,主要挖掘文本中杨修的“放旷”,数犯曹忌;加上叹号,告诉学生“如果我们是杨修,如何与曹操相处”,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。这是深度阅读的一个完整过程。
【教材分析】
《杨修之死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,选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,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,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、杨修的矛盾冲突。教读本文,应在理解文意、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分析曹操、杨修的性格特征,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,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,互动交流,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,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启示。
【学情分析】
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,能读懂浅近的白话文言文;另外对名著《三国演义》也有一定的兴趣,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也多少有些了解,可以以此为切入点,引入对课文的学习。
【教学目标】 知识与能力:
理清文章脉络。 过程与方法:
探究“真知”,训练学生拓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。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激发阅读《三国演义》以及其他名著的兴趣,热爱祖国传统文化,从中学习到一些处世良策。
【重点难点】
教学重点:
探究“真知”。
教学难点:
客观全面地认识杨修这个人物形象。
【教学方法】
探究法
【课前准备】
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数遍并基本理解文意。
【课时安排】
1课时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
(播放《三国演义》主题曲) 一曲《滚滚长江东逝水》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,带领我们去经受那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,去领略历史人物的风采。今天,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罗贯中的《杨修之死》,看看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,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。(板书课题)
二、整体感知
1、检查字词
2、熟读课文,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,并归纳段意。
学生讨论后明确:
第一部分(第1——3自然段)写杨修被曹操所杀。
第二部分(第4——9自然段)继续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。 第三部分(第10——12自然段)写曹操兵败班师。
初步思考: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?
明确:杨修:恃才放旷。 曹操:阴险虚伪、狡诈奸猾。
(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,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。)
三、深入阅读
文中有一句话,是夏侯惇对杨修的高度评价,请同学们找出来。 明确:“公真知魏王肺腑也!”
探究“真知,”
从文中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杨修的“真知”? 明确:①破解门内“活”
②分食“合”中酥
③道破梦中杀人真相
④密告簏里藏人事件 ⑤教授曹植斩杀门吏 ⑥预设答条蒙欺孟德 ⑦破解口令,擅自行动
杨修的“真知”体现在善于破解、破译上。杨修既能猜心事,又有洞悉才,处事果敢,料问如神。所以后人有诗赞曰:“笔下龙蛇走,胸中锦绣成。开谈惊四座,捷对冠群英。”
语文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我们与人交流时,我们如果有好的文采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赏识。老师是学生的导向,老师要想有一个好的课堂效果就需要准备教案,以上是《杨修之死》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热门资讯

-
2019年佛山中考入学途径参考
2018-10-18 -
昨天,南外2019年小升初面谈招生方案曝光!
2018-10-11 -
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使用新课程新教材!《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》解读来了!
2018-10-11 -
广东省内中小学生学籍和学校信息手机可查,两步简单操作!
2018-10-11 -
广东2019体育/美术/音乐/广编/舞蹈统考时间确定,美术统考在各市举行 三科都机评
2018-10-11 -
广东省公布了新高考施行计划,这些考生受影响...
2018-10-11 -
2019佛山小升初全年规划、重要大事件汇总
2018-09-21 -
佛山教育局:2018-2019学年度中小学校校历更新通知
2018-09-14 -
基于高考基础上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试点,你了解吗?
2018-08-23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